固定資產抵扣范圍如下:
1. 機器設備:比如機床、加工機器、注塑機等,這些是實體制造類企業中最主要的固定資產。
2. 運輸工具:在“營改增”后,有固定營運業務的公司,可以抵扣固定資產中的交通運輸設備增值稅。
3. 不動產:比如企業購買的辦公樓及與其配套的運輸工具、設備以及其他不動產,但房產不在抵扣范圍內。
4. 其他:比如符合相關條件的軟件企業自主開發的生產辦公設備,如計算機硬件、軟件開發設備等,也屬于抵扣范圍。
總的來說,只要是企業實際發生的固定資產支出,都可以進行抵扣。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資產的抵扣不需要考慮行業,只要是制造業企業,所有支出都可以進行抵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咨詢專業人士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固定資產抵扣范圍2025年沒有最新變化 。固定資產抵扣范圍是指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計算問題,一般只限于允許抵扣機器設備類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2]^。
目前,我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在用于生產經營時,是可以抵扣增值稅的。固定資產范圍通常是指所有通過經營租賃取得的固定資產,無論其價值是否為零,都應在扣除其已抵扣進項稅額后計入固定資產稅額。而自行安裝、改建、擴建和改變用途的固定資產是否屬于抵扣范圍,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1]^。
相關內容建議咨詢稅務局,以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固定資產抵扣范圍的注意事項包括以下幾點:
合法抵扣范圍。購進的固定資產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等增值稅扣稅憑證注明的增值稅額, 準予在該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直接抵扣。
不得抵扣范圍。除了上述允許抵扣增值稅的固定資產進項稅外,其他固定資產進項稅不得抵扣。具體包括: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購進固定資產;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固定資產;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的固定資產;未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或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為負數、無法認證或認證不符的固定資產。
關注購進時點。企業應關注固定資產的購進時間,因為只有取得扣稅憑證并注明增值稅額后方能抵扣。
關注用途。固定資產應當在投入使用時確定所屬的用途,根據用途計提折舊扣除。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您還有疑問,建議咨詢會計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