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化學學科)
全球ESI前1‰學科(化學學科)
國家級特色專業(應用化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應用化學)
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化學)
歷史底蘊
?1895年:北洋大學建校(天津大學前身)
?1897年:開設化學課程
?1925年:設化學講堂
?1928年起:黃子卿、侯德榜、丁緒淮、魏壽昆、陳新民、劉云浦等任教
?2009年:國家級特色專業
?2017年: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2018年:成立“侯德榜化學英才班”
?2020年:獲批“強基計劃”
?2020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1年: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優勢特色
天津大學化學學科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是全球ESI排名前1‰的學科,化學學科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姚建年院士、唐本忠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杰青、國家四青等杰出人才35人。應用化學專業擁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一流的教學、科研平臺。建有“國家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化學化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天津大學)”、“化學化工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天津大學)”、“國家2011計劃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數據中心創新平臺”、“有機集成電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合成與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分子光電科學重點實驗室”等一流的教學與科研平臺。承擔了科技部國家重大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項目,在有機光電分子材料和器件、新能源材料、新型催化劑、有機合成新方法和新試劑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形成了規模與特色,為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依托新工科集群優勢 多學科交叉融合
三大院系打造適合新工科需求的天大化學
師資力量
應用化學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天津大學應用物理學排名,現有在職教職工112人,其中專任教師84人,實驗技術人員17人,博士后11人。專任教師中,教授/研究員40人,副教授/研究員4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天津大學應用物理學排名,國家杰出領軍人才5人,國家級青年人才5人,教育部新(跨)世紀人才3人,天津市教學名師6人,形成了一支高學歷、年輕化、國際化的教師隊伍。2022年化學系教師獲天津市自然科學特等獎與天津市教學成果特等獎。教學名師、各類高層次人才、教授、副教授100%為本科生上課,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保障。
教學資源
· 國家首批“化學化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天津大學)”
· 國家首批“化學化工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天津大學)”
·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物理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無機化學、大學化學、物理化學、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加壓氫化的虛擬仿真實驗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物理化學》、《無機化學》
· 《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三套教材近3年發行量超過52萬冊,在國內同類教材中繼續保持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
就業深造
2023年本科畢業生深造率在60%以上,去向多為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所。畢業生以理論基礎好、科研能力強、適應能力強而受到高校及用人單位的好評。
近三年本科生深造情況
天津大學理學院化學系2022屆本科生李預立,本科期間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的論文《全氟羧酸的低溫礦化》發表于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后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進行深造。
天津大學理學院化學系2021屆本科生李勃,本科期間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發表于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后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深造。
2019級本科生在全國大學生
化學實驗創新設計大賽總決賽特等獎(2022年)
培養特色
應用化學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立志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熱愛化學、理論基礎扎實、研究能力突出、有責任有擔當的化學及相關領域卓越人才。學生通過基礎理論學習、創新實踐、工程實踐、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多層次訓練,將具備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突出的科研實踐能力和交叉融合創新能力,能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開展科學研究。本專業還與國內外頂尖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科教協同育人,中科院化學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等知名科研院所設有專項獎學金、提供科研實習機會、開展本科生和碩士生聯合培養;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化學領域實現合作辦學(NUS化學QS國際排名全球第七位), 獲批“111計劃”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培養模式
強基班學生單獨編班,采用個性化培養方案,實施小班化教學、導師制、本-研銜接的培養模式。學生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和基本科研能力訓練。部分課程允許學生在全校范圍內選課或去其他學校選課,在我校化學化工學科群內接受科研實踐和創新訓練。進入碩、博階段后,優先享受一等獎學金和科研補助,在我校“國家2011計劃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理學院、分子+研究院、分子聚集態科學研究院等平臺、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課題組、科教協同育人單位開展項目研究。在學期間,學生優先獲得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國際名校學習交流的機會。
圖文來源 | 天津大學理學院
圖文編輯 |饒紹鋒 汪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