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 快速入門指南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 . 目錄 導讀導讀.3 第一章第一章如何登錄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如何登錄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 .5 第二章第二章欄目設置欄目設置 .6 第三章第三章教師工作室介紹教師工作室介紹.8 3.1成果展示 .8 3.2資源分享 .8 3.3教師工作室的搜索.8 第四章第四章網絡資源存儲功能介紹網絡資源存儲功能介紹.11 4.1我的文檔 .11 4.2我的備課本 .13 4.3直達班班通課堂 .16 第五章第五章教學教研應用功能介紹教學教研應用功能介紹.18 5.1教研應用功
2、能 .18 5.2課件制作工具 .21 第六章第六章空間應用功能介紹空間應用功能介紹 .24 6.1日志.24 6.2相冊.24 6.3好友.25 6.4說說.25 . . 導 讀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 規劃以及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近期幾項重點工作的通 知的精神,按照我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統一部署,初步建成匯聚、整合各類 教育教學資源的基礎教育資源公共平臺。 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平臺通過引進、整合、征集、購買和制作等方式, 建立公益性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平臺匯聚呈現合作資源提供商以及教師上 傳的有償資源、應用以及服務,構建資源超市有償交
3、易平臺,支持用戶持有積 分進行使用。平臺充分利用教師常態化教學教研的成果,建立資源共享、審核、 遴選、評估、反饋等機制,構建優質資源實時更新、共建共享生態圈。同時,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網絡能便捷地調用平臺資源,提高資源服務的針對性和 適用性。 實現網絡空間人人通。平臺為每位教師、教研員虛擬網絡學習空間,并提 供豐富插件化的應用,方便開展各種教學、教研、學習活動,促進教師共同成 長。構建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引領年輕骨干教師,在工作室中開展教學研討、 在線答疑,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成長。 實現開放互通。通過省級實施方案制定的統一建設標準,構建開放平臺, 實現各級平臺與空間的互聯互通;通過集中建設和統
4、一部署,實現軟硬件資源 的集約化共享。 實現教育教學創新應用。平臺提供智能語音播報服務,實現有聲閱讀教學 內容、教育動態、教學心得等信息,讓教育信息有聲化;平臺利用語音識別和 音視頻檢索等技術,支持用戶通過語音命令代替錄入文字實現資源檢索資源、 . . 互動交流,并實現快速準確地定位到需檢索內容在音視頻資源中的具體位置, 豐富用戶檢索資源的范圍和效率,真正做到優質資源觸手可及;運用智能語音 分析技術,可以對多媒體教學資源(視頻、音頻)的合法性進行有效監控;基 于大數據分析,依靠優質資源的快速流動和廣泛共享,以及針對用戶行為、資 源應用的智能分析和預測,向用戶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服務。 服務人群:
5、中小學幼兒園校長、教師、教研員、學生及學生家長。 . . 第一章 如何登錄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 1、使用瀏覽器打開網址:; 2、單擊頁面頂部的“登錄”按鈕 3、在跳轉的頁面中,輸入賬號、密碼,即可登錄應用平臺 . . 第二章 欄目設置 1、“學科資源”欄目提供同步各類學科資源,分學科、版本、年級提供與各學 科版本教學內容相對應的教學素材與課件等資源,供教師備課之用。 2、“專題教育”欄目圍繞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 機地統一、相互滲透。通過開展專題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3、“名師課堂”欄目展示國內、省內優質課評選獲獎教師的教學視頻,特級教 師的優秀
6、課例,方便教師在平臺上隨時觀摩、學習交流,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4、“在線課堂”欄目以中心校為帶動,采用中心站點實時教學,同時向區域內 村小及教學點輻射的模式。村小與教學點教室接收端能實時觀看教學現場,學生通 過軟件平臺向授課教師提問,并在課堂上進行互動。 5、“專遞課堂”欄目針對師資力量薄弱、開課不齊的問題,設計開發小學英語、 音樂等教學等短缺課程,并通過視頻錄像及時將課程發布到平臺上,供學校教師點 播,逐步實現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 5、“教育前沿”欄目介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最新動態、基礎教育管理者辦學 理念、經驗和成果的交流;我省基礎教育規劃課題立項、管理、研究動態、優秀成 果評選與
7、推廣;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學科教學的最新動態、省級教研活動信息等。 6、“應用排行“欄目可查看全省各地市的注冊情況以及資源上傳下載數量。 7、“教師研修”欄目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自主研修的平臺,提供豐富的研修 資源,發揮教育專家的專業引領作用,通過同伴互助和自主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水 . . 平的提高。同時,將現有的教師研修項目有機整合,通過集約化管理,實現培訓資 源利用的最大化。 8、“教師社區”欄目為全省教研員、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和一線教師的日常教 學工作和學習成長提供信息化服務,利用空間網絡化的社交功能,進行教育教學互 動,實現跨區域的交流學習、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9、“資源市場”
8、欄目提供由相關專家評審通過的出版部門以及資源廠商的優質 教育資源,通過積分機制實現市場化的資源交換。 10、“咨詢服務”欄目提供應用平臺使用說明以及常見問題的答疑。 . . 第 3 章 教師工作室介紹 應用平臺為教師構建了虛擬網絡空間,教師可利用網絡空間開展各種教學 教研、學習交流活動,實現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課后總結、分析與反思及教學 研討,從而達到專業提升。 1、成果展示 教師可通過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設計、媒體素材等模塊,向全省教 師展示自己的教學成果。也可以通過教學日志、課后反思等模塊,在日常教學 過程中,進行教學經驗總結、分析與反思。 2、資源分享 教師在個人工作室上傳的教學資源,
9、經過平臺評審專家的審核將進入“學科 資源”,可按照學段、學科、版本、教材進行搜索。以名師工作室帶頭,全省 教師積極分享優秀教學成果,可做到本省教學資源的常態更新。 3、教師工作室的搜索 進入“個人空間”,在頁面左側輸入想要搜索教師的姓名,即可找到想要 . . 關注的教師工作室。 在首頁“教師社區”可以按照學科搜索教師、教研員、名師工作室,并且 在跳轉的頁面也可以按照學段、地區搜索想要關注的工作室。 . . . . 第四章 網絡資源存儲功能介紹 1、我的文檔 安徽省教育廳為全省教師規劃了網盤存儲空間,教師用戶可以將本地資源 上傳到“我的文檔”進行保存,實時上傳、下載。也可已將”學科資源 “內的資
10、源收藏在”我的文檔“內。 上傳后的文件可以通過新建文件夾來進行管理分類 . . 用戶可以將我的文檔中的資源分享到我的班級、資源中心。 用戶可以利用移動設備對我的文檔中的資源進行掃描二維碼下載。 . . 2、我的備課本 為了滿足教師工作中對于備課資源歸納、整理的需求,高效快速的搜索自己 的教學資源,應用平臺的“個人空間”內集成了“我的備課本”功能。 添加備課本 用戶點擊“新建“后,選擇學科、版本、年級后即可創建備課本。 . . 添加資源到課 備課本創建完成后課本目錄結構會顯示出來,并且每課資源按教案、課 件、素材、習題、其他進行顯示劃分。 . . 用戶點擊課程目錄,進入上傳資源頁面,可以上傳本地
11、云端資源保存到該 課程目錄下,并按教案、課件、素材、習題、其他進行分類,并可以在此看到 系統推薦的此課程資源,進行下載到本地查看。 3、直達班班通課堂 . . 安徽薄改項目校配備的班班通教學軟件,與應用平臺內”我的文檔“和” 我的備課本“互通互聯,任何收藏或者上傳的資源都可以實時的呈現在班 班通軟件的資源庫中,輕松備課,一鍵直達課堂。 同時,應用平臺”學科資源“內相應章節的資源基礎資源教育平臺,會推送到班班通教學軟 件電子課本的對應章節。拓展課堂,一鍵調用資源。 . . . . 第五章 教學教研應用功能介紹 1、教研應用功能 主題討論 全省教師可以在”主題討論“內發表新的主題,邀請全省教師參與話題討 論,也可
12、參與其他教師發起的討論。 . . 網上評課 可以上傳一節課堂視頻基礎資源教育平臺,邀請全省教師針對這節課發表各自的觀點,優化 課程設計,提供創意等,提升教學能力。也可參與其他教師發起的評課。 網絡調研 可以創建新的調研,設置調研的主題、選項、選擇規則(單選或多選), 并可以選擇進行高級設置,對調研對象的范圍(僅好友、所有人)、調研結束 時間(默認時間為一周)、調研描述等進行設置。也可以參與其他教師發起的 調研。 . . 在線答疑 全省教師可以在”在線答疑”模塊,提出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邀請全省 教師進行答疑,也可以在這里通過對學科、年級、狀態的篩選,回答其他教師 的提問。 . . 2、課件制作工具 應用平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