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大學。廣州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簡稱“廣大”,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試點高校,也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2、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DUT),簡稱廣工,位于“花城”廣州,始建于1958年,是國家“111計劃”、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
3、汕頭大學。汕頭大學(Shantou University),簡稱“汕大”,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是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廣東省“九五”和“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0所廣東省“211工程”綜合性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廣州一本大學有: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深圳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汕頭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州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廣州醫科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
(僅供參考) 擴展資料 廣東好大學少的原因
在各個教育大省的襯托下,廣東看起來楚楚可憐。
但你恐怕想不到,要是放在民國年代,廣東可算得上是高等教育界的扛把子。
民國時期的《二十三年度全國高等教育統計》記載,廣東的大學院校數在全國各省中能排到第二,廣東當時的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光華醫學院等院校,在全國都有著響當當的名號。
這一時期,廣東的私立高校也盛極一時。廣州大學、廣州法學院、廣州鐵路專科學校、光漢中醫專科學校等,都是當時的有識之士創辦的,高等教育的辦學力量也趨于多元化。
仔細想來其實不難理解,廣東,作為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有著西人辦學的悠久歷史,又有熱心資助家鄉教育建設的僑胞,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高等教育要是建設不起來,才值得奇怪。
一切,要從建國初期的高校院系調整說起。
就像清華工科強,北大文科強一樣,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傳統優勢學科。
在當時,作為高校建設相對成熟的廣東,擁有文法商科的傳統優勢,但在院系調整的過程中,廣東高校的優勢學科卻被極大地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