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轉設為公辦的無錫學院,在今年全國各省份錄取分數創造了新高。但是其轉設前的高?!暇┬畔⒐こ?a href='http://www.shmhsz.com/jzs2/2024/40099.html' title="北京郵電大學新聞傳播專碩的學制是怎樣的?" target='_blank'>大學濱江學院的一些在校生卻對將來自己要拿的,仍然是獨立學院的畢業證有點不滿了,甚至引發了老生和新生的口水戰。
這是繼2021年6月,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鬧出轉設風波后,兩個多月內,江蘇省內獨立學院轉設又遇到一起事件。為什么近年來開展得如火如荼的獨立學院轉設,在江蘇省接連有學生發出不同的聲音呢?學生的要求是否能夠得到滿足?民辦獨立學院轉設公辦以后,原學校建制已經撤銷,校名也不復存在,那之前已經就讀的在校生畢業證書究竟應該怎么辦?
被嫌棄并按下暫停鍵的職業大學
去年5月,教育部專門就獨立學院轉設給出了說明和指導意見,針對“校中校”獨立學院(沒有社會合作方,僅由高校舉辦),提出“可探索統籌省內高職高專教育資源合并轉設”。這個《實施方案》印發后,各地獨立學院轉設進度加快。全國很多省份的獨立學院轉設都是走的這個路徑。
但是在2021年6月,因為此前部分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學生和家長,對學校與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合并組建職業本科大學不滿而在校園內引發風波。隨后,江蘇省教育廳發布公告,經研究決定,江蘇省暫停獨立學院與高職院校合并轉設工作。
此后,江蘇省內的多所獨立學院,也趕緊表態,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江蘇大學京江學院等高校均就就轉設一事進行說明。紛紛表示:以原來獨立學院名義招收的學生,學生身份和學籍檔案保持不變,學生在學信網上的學籍信息保持不變。校友關系隸屬于原來的母體高校。
教育部在今年6月初,公布了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的名單,其中涉及江蘇的院校比較多,而且全部是由民辦的獨立學院轉為公辦的職業技術大學。這就引發了一些在校學生和家長的不同意見。最終,江蘇省教育廳按下了轉設職業大學的暫停鍵。
但是全國其他省份有很多類似的獨立學院已經按照要求完成轉設,比如在今年5月份公示的名單中也有很多轉設為職業大學的獨立院校。除了浙江藥科職業大學因為浙江省發布了和江蘇省類似的通告而暫停外,其他院校的轉設都在進行當中,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
其實,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的在校生,按照教育部之前關于完成轉設的學校,“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在校生的畢業證書是不會受到影響的。但是從學生和家長的角度來說,可能感情上的原因超過理智原因,通過非正常渠道表達意見和訴求,根源還是在于對職業教育的不信任,對職業本科聲譽的不信任。原來別人打聽孩子在什么地方上學,可以回答南京師范大學(盡管實際上不是),現在,只能說某某職業大學,心理和感情上就接受不了。最終,學校轉設也已暫定告終。簡單的說,中北學院的在校生們想維持現狀,拒絕和新轉設院校發生任何意義上的關聯。
職業大學看不上,地方院校卻是香餑餑!
前面說的高校轉設,在校生都不想和新轉設的職業大學發生一點聯系,哪怕畢業證上不是職業大學的公章都不行!
但是,同在江蘇省,轉設為無錫學院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校的在一些校生們卻又不想要“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這個原則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隸屬無錫市人民政府管理,同時撤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建制。無錫學院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辦學定位于應用型高等學校。
在校生們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已經撤銷建制,不存在了。今后就業和深造,還拿著濱江學院的畢業證書會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帶來很多麻煩。而且還以鄰省浙江省的湖州學院(原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嘉興南湖學院(原嘉興學院南湖學院)、溫州理工學院(原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三家學院完成轉設后給老生頒發的都是新證為例,強烈要求無錫學院也給老生頒發新的無錫學院畢業證。
同時,一些同學還對無錫學院對三個年級的老生繼續收取高額學費不滿,認為原來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部分師資都已經撤走了,許多開支都不存在了,怎么還要收取高額學費呢?
但是也有無錫學院今年錄取的新生有不同意見,認為錄取分數都不一樣,怎么可能享受同樣的待遇呢?甚至引發了口水戰。
獨立學院轉設是大勢所趨,職業大學發展也是既定政策
獨立學院的產生是在21世紀初,國家力量不足,為了提高高等教育入學水平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實際上就是將社會資本引入高等教育,這十幾年來奧蘭系統江蘇理工學院,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的大量誕生,確實擴大了高等教育的覆蓋面,起到了其積極作用。但是,一些民辦高校、獨立學院辦學重利益輕教育的痼疾一直存在。同時,大量資本力量的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的高等教育生態造成了影響。
現在,國家的政策是,堅決杜絕社會資本在教育領域商業化運作和無序擴張。探索實施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辦學。這是一個民辦高校不再由資本一家獨大的重要信號。
所以獨立學院轉設,要么撤銷、要么轉民辦和母體脫鉤、要么轉公辦,由政府接手。這是大勢所趨,誰也改變不了的。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高校設置的結構性矛盾,大力發展應用職業大學也同樣是國家的既定政策。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而各地眾多企業又難以找到所需的大量應用技術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供給與勞動力市場需求在人才培養規格上的錯位,其制度性根源來自現行的高等教育結構體系。
一些學生發新證、降學費的要求可能難以實現
前面說到江蘇的部分獨立學院轉職業本科按下暫停鍵,但暫停鍵不是停止鍵,也不是終止符號。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這些獨立學院符合條件的該轉民辦的轉民辦、該轉公辦的轉公辦、該辦職業大學的還是會繼續辦職業大學,現在只是看這個時間長短而已。
至于無錫學院一些在校學子提出的發新證、降學費的要求,筆者認為,可能比較難以實現,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首先,江蘇省出現的獨立學院轉設事件奧蘭系統江蘇理工學院,不同的院校學生的訴求完全相反。同樣是在校生,一個堅決不要新證,一個卻要求頒發新證。同一個省份內,執行政策必須保持一致。江蘇省教育廳目前執行的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同一把尺子,不能說量這家不量那家,不能說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執行這個政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又執行另一個政策。
其次,浙江省的獨立學院轉設后給在校生頒發新證,不成為江蘇省也發新證的理由。教育部2020年5月的發布的關于獨立學院轉設后的《實施方案》,其實就是一個關于“如何善后”的指導意見,表述是可以怎樣怎樣,而不是必須怎樣怎樣,不是法令法規。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按照自己認為合適并且行之有效的方式處理。只要家長、學生、院校、社會都滿意,誰也說不了一個不字!
但是江蘇省的學生不能說浙江省是這樣實施的,江蘇省就一定要這樣。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高考,難道江蘇省的招生計劃就必須和浙江一樣,江蘇省的高考劃線也必須和浙江一樣嗎?所以,不能以浙江怎么辦了,就依葫蘆畫瓢,江蘇必須這么辦。如果以這個理由去陳述,可能教育行政部門一句話就可以把學生給打發回來了。
目前,普通高校的本專科畢(結)業證書都是由學校自行印制、頒發,按照《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注冊管理暫行規定》的程序和時間向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申報注冊,教育部備案??梢哉f,負責審核其內容的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權力其實最大,也最有話語權。
第三,獨立學院轉公辦后,在校生要求降低學費不太現實。全國范圍內,可能只有極個別轉為公辦高校后在校生學費降低,絕大部分還是和以前一樣,該交多少還是多少。公辦院校是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生均撥款的,這個撥款學生數量一般都是在高校新生錄取報道,注冊學籍以后已經確定了的。目前在校生的學籍、院校性質那些并沒有任何改變。況且,包括前文提到三所轉設為公辦的浙江高校,也沒有給在校生降學費一說。
最后,一些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的學生(特別是2020級)認為,去年在高考招生時,部分招生人員違規對考生進行了宣傳,并以將來可能轉設無錫學院成為公辦的種種好處來吸引學生報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招生宣傳人員可能有夸大其詞的地方,但也并沒有與考生簽署任何協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2020年招生章程》里面更沒有一句話提到無錫學院,倒是在其招生章程里有這樣的表述:
兜在學()
“證書名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畢業證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學士學位證書。證書頒發辦法:符合畢業條件的,頒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頒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學士學位證書?!?/p>
所以,2018級至2020級的南京信息工程濱江學院大學在校生可能較大概率是沒辦法得到無錫學院畢業證的。而在全國范圍內,大部分的省份應該還是會按照教育部的《實施方案》,本著“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妥善處理。
對于獨立學院轉設后在校生的學籍和畢業證該如何處理,你有什么看法,無錫學院的老生應該頒發新畢業證嗎?歡迎關注@正說高考志愿,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