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傍名牌”“搭便車”等商標違法行為相繼出現,并且逐漸滲透到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
據北京市工商局網站14日消息,北京市工商局通報“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相關情況,并公布2018年“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十大案例。其中,豐臺分局查處銷售侵犯“tiger”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案件,罰沒款高達5587余萬元,這是近二十年來北京工商部門查處的最大一起商標侵權案件。
鞋身四條斜線構成“井”字形圖案,運動品牌“asics”受到很多年輕人喜愛,卻遭遇不法商家“傍名牌”、蹭熱度的行為。據了解,“asics”品牌屬于株式會社愛世克私,旗下擁有“tiger”等多個注冊商標。2017年12月,市工商局豐臺分局在全市開展的紅盾利劍打假溯源專項行動中,根據投訴舉報線索,對北京宏源利得商貿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該公司作為供貨商,其經營銷售的運動鞋所使用的標識與株式會社愛世克私的“tiger”等注冊商標構成近似,易使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誤認。
工商部門責令該公司停止侵權行為北京工商局官網投訴,沒收侵權鞋6687雙,并作出罰款5587萬余元的行政處罰決定。這也是近20年來本市工商部門查處的最大一起商標侵權案件。
這樣的實例在國內市場并不少見,蹭“名牌”的行為屢見不鮮。很多投機者都會選擇跟知名品牌近似的名字進行商標注冊,或者直接搶注還來不及注冊的原創品牌商標。然而很多企業或原創品牌持有人,其實并不知道自己的商標已經被侵權或者搶注,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不重視導讓很多品牌被侵權多年后才發現,直接導致了維權艱難。
那么企業該怎樣及時的制止商標侵權行為的發生呢?
1.加強市場監測,掌握市場動態,關注自己所在行業的市場動態,及時了解目前市場上是否有其他商家商標侵權,一旦發現,立刻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2.定期進行近似產品監測,預防商標侵權的發生,關注與近似產品的動態,如有已知的競爭對手存在北京工商局官網投訴,需要提前做好預防。
3.經常查詢近似商標狀態,及時提出商標異議,經常通過一些可靠的專業類網站進行近似商標查詢,如有發現在公示期的近似商標,可以立即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