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業大學,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扶持的學府,以農業科學為顯著特色。該校的前身是八一農學院,其創建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批準,由王震將軍于1952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步兵學校的舊址上建立,隸屬于新疆軍區。它是新中國成立后,新疆地區成立的首所本科院校。到了1958年,學校劃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并更名為新疆八一農學院。1995年,學校更名為新疆農業大學。隨后,在2006年,該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評級。再至2012年,新疆農業大學成功入選了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的高校行列。
自學校創立至今,學校始終堅守社會主義的教育導向,全力執行“立德樹人”的核心使命,持續弘揚“紅色基因”,堅守“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一貫秉持“屯墾戍邊興辦大學、穩定邊疆培育人才”的辦學理念,一貫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生產相融合”的辦學原則,構建了本科、碩士、博士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架構。學校設有七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八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十七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十四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五十九個本科專業,這些專業涵蓋了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等七個學科門類。此外,學校擁有二十個學院和一所教學部,現有在編教職工一千五百零二人,全日制在校生達到二萬五千三百三十三人。
在過去五年間,該校斬獲了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一項新疆大學錄取分數線2024,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六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六十七項,成功打造了四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此外,共有三十七人次榮獲省部級及以上榮譽。在現代農業、特色林果業、區域發展等關鍵領域,學校設立了四個國家及部委級重點學科(包括培育學科),七個自治區級高峰學科和高原學科,以及十九個省部級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學校承擔了超過1000項縱向科研項目,以及近10項馬產業等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累計到賬資金接近4億元。這些成果使得學校在新疆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推動、人才培養、科技研發以及技術服務等方面,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學校占地面積約為1500畝,校園內綠意盎然,草地如絨毯,樹木郁郁蔥蔥,環境宜人。它不僅是自治區首批命名的綠色大學,還榮獲了自治區文明單位的稱號。除此之外,學校還設有南山實習林場、三坪實踐教學基地以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等共計7個校外實習基地。
學校已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二十余個國家及地區的七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伙伴關系。其中,在巴基斯坦設立的孔子學院榮登全球百所示范孔子學院之列。此外,還成立了“新疆-中亞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交流中心”等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攜手中國農業大學等院校共同創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農業院校聯盟”,這一舉措有效促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農業高等教育領域的協同進步。
六十七載光陰,新疆農業大學培育出的超過十六萬學子新疆大學錄取分數線2024,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天山南北,他們始終堅守初心,繼承并弘揚著紅色血脈,紅色精神,為國家的和諧與穩定、繁榮與發展,以及新疆的社會安定和長治久安作出了積極貢獻。面向未來,學校將持續鎖定總體目標,堅守立德樹人為核心、學科建設為基石、教育品質為靈魂、科技創新為引擎、服務社會為職責、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使命,以國際交流合作為突破口,緊扣區域發展大局,致力于培育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未來接班人,朝著打造特色鮮明、水平高超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現代大學邁進。
(數據更新時間: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