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藝術院校相繼公布藝考招生簡章,意味著新一年的藝考季拉開帷幕。今年,各校藝考政策在專業設置、方案配置等方面都有了新變化。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均減少了面試次數和考試科目,為考生減輕負擔。春節過后,藝考將“開考”,專家建議考生在考場上盡量保持“原生態”。
□各學校新政策
考試打“減負”牌
從各大藝術院校公布的招生簡章來看,今年不少學校響應教育部提出的“減負”號召,在招生、考試環節打出“減負”牌。其中,北京電影學院減負力度最為明顯。今年,該校備受追捧的表演考試由往年的三門考試縮減為兩門。據該校招生辦負責人介紹,首考主要考朗誦、即興表演。復試除了聲樂、形體綜合考試、臺詞、表演綜合考試外,還增加了口語考試,主要考藝術、歷史、社會常識等。
中央戲劇學院也對三個專業“減負”。據中央戲劇學院新聞發言人徐震介紹,京劇系京劇表演、京劇音樂伴奏專業在復試中取消了面試科目(非專業考試內容);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在復試中取消了原有的第二輪筆試科目(文學知識、素材分析)和原有的才藝展示。修改后的考試內容包括,第一輪考試包括朗誦、命題播音;第二輪復試包括即興評論、綜合面試。
同時,為減輕考生負擔,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動畫、視覺傳達設計等藝術類專業實行平臺考試,報考上述三個專業的考生只需參加素描、速寫兩項考試。
總體計劃保持不變
近年來,藝考熱度不減,報考人數穩步上升。2012年,中央戲劇學院報考人數約2萬人,2013年報考人數達到3.6萬人。去年,北京電影學院報考人數也達到16122人,雖然比2012年少了1920人,但本科淘汰率仍高達96.8%。面對高漲的報考熱情,今年各藝術院校整體招生計劃變化不大,只是本專或專業間有所調整。
今年中央戲劇學院計劃招收本專科學生595人,比2013年減少1人,其中本科生495人,比去年增加99人;高職(專科)學生100人,比去年減少100人。表演、戲劇與影視表演系本科專業繼續保持50人左右的招生規模。與往年相比,學院逐年壓縮高職(專科)教育規模,完善本科專業結構體系。據中央戲劇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娜介紹,本科招生增加主要涉及首次設立的舞劇系和兩個新增專業的計劃人數,以及隔年招生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明年招生增加。 專科招生減少,主要由于舞臺設計、表演專業學生數量大幅減少。
此外,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今年總體招生規模與往年基本持平,各專業計劃均有所調整。中央美術學院自2010年起總體招生保持穩定,不再擴招,并適度縮減,今年招生規模仍為800人。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計劃面向全國招生175人,與去年持平;舞蹈學院招生由去年的108人縮減為90人,縮減招生的18人均為舞蹈表演專業的女生。該專業今年只招收18名女生,比去年計劃減少一半;音樂學院面向全國招生157人,比去年增加9人。北京電影學院計劃面向全國招生513人,與去年持平。 其中熱門表演專業計劃招生僅50人,較去年減少25人。
由于新增專業,今年部分高校計劃招生總數有所增加。北京服裝學院今年計劃招收藝術類本科生685人,比去年增加35人,其中藝術設計學院增加20人,進入藝術工學融合聯合教學實驗班。表演系服裝設計專業計劃招生215人,比去年增加15人。
中國傳媒大學招生辦負責人介紹,學校設有藝術類本科專業21個,計劃招生689名,比去年增加20名。
瞄準人才缺口,增設新專業
根據教育部關于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的通知,各藝術院校針對各自專業領域的人才缺口,紛紛設置新專業。今年,中央戲劇學院繼音樂劇系、京劇系、歌劇系之后,針對國內舞劇表演方面的人才缺口,設立舞劇系,招收25名舞劇表演專業學生。該專業學生由中央戲劇學院和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招生培養,學生畢業時采取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的原則。同時,按照舞劇表演藝術教育規律,中央戲劇學院舞劇表演專業實行五年制學制。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還新增了影視攝影與制作(光環境設計)本科專業,該專業是國內唯一的光環境設計本科專業,主要用于為城市規劃部門、建筑景觀設計及科研機構培養能從事特定室內外空間照明規劃與光環境設計的高端人才。
瞄準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北京電影學院今年在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中增設了新媒體藝術方向,主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媒體藝術人才。
同時,為傳承藝術教育,培養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今年增設了戲劇教育專業,招生25名。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助理、表演系主任郝榮介紹,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藝術教育、素質教育已成為中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指標,但師資從哪里來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國際基礎教育領域,戲劇教育已成為促進中小學生心靈凈化、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中學戲劇教育剛剛萌芽,但由于基礎比較薄弱,相關領域人才匱乏,難以滿足社會需求。中央戲劇學院新設戲劇教育專業,希望助力中小學戲劇教育的普及。
免收京劇、昆曲等非傳統劇種學費
根據北京有關政策,我國四大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種已全部納入中國戲曲學院本科教學計劃。中國戲曲學院自2009年秋季學期起,對京劇、昆曲、多劇種表演、京劇器樂專業學生免收學費。2014年招生簡章規定,京劇表演、京劇器樂、昆曲表演、昆曲器樂、多劇種表演(揚州戲、河南曲劇、吉林戲曲)專業免收學費。其中,免收學費專業招生人數達114人,占2014年招生總人數的22.1%,與上年持平。
為大力支持京劇藝術教育,中央戲劇學院自去年起對京劇專業學生實行免學費政策,今年京劇系計劃招收京劇表演、京劇音樂伴奏專業學生28名,教育經費由教育部全額免收。
各個學校的招生原則各有不同
2014年招收藝術類專業的高校中,有31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可以自行制定藝術類專業和文化課考試的錄取分數線。北京教育考試院高等教育招生處相關負責人提醒考生,可以自行制定錄取分數線的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錄取分數線并不相同,報考此類院校的考生應先了解各院校的招生簡章,根據自己的專業、文化課成績等科學報考。
據了解,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將招收戲曲表演專業和國劇唱法專業學生各25名,兩個唱法招生比例不再固定,根據學生實際能力適當調整招生名額。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招生原則也進行了重大調整,專業考試排名前8名的男生和前8名的女生,文化考試成績達到學校規定的分數線的,優先錄取;其余符合條件的考生,按照高考文化考試成績與本省首批本科招生最低控制分數線的比例進行排序,擇優錄取。
入學后,專業分為以下類別
今年,一些藝術院校正在按照專業大類招生,入學后再進一步細分專業。如北京服裝學院設計系計劃招生360名學生,其中20名進入藝工融合聯合教學實驗班,其余340名根據考核結果和個人意愿,在入學后第二年進入產品設計(紡織品設計)、產品設計(首飾設計)、產品設計(鞋類設計)、產品設計(箱包設計)、產品設計(家居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攝影、動畫、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學習。造型藝術系繪畫專業包括油畫、國畫兩個專業,該專業學生入學后將根據高考錄取成績和個人發展意愿確定專業方向。
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今年也采取了寬進深出的招生方式,將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專業方向合并為“美術學”專業類別招生。
此外,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不再納入普通招生計劃,全部按照藝術類招生,計劃招生30人,比去年增加5人。
□各學校考試調整
中國傳媒大學
錄音藝術(音響工程)專業考試內容有所調整。以往該專業是只招收理工科生的藝術專業,主要培養未來的音響系統設計師,學生需具備音樂審美和工程學習能力。為了吸引理工科生報考,今年該專業降低了考試難度,取消了基本樂感、基本樂理和音樂常識的筆試,將聽力和辨音測試改為面試時進行。
北京師范大學
2014年北京師范大學電影學專業預考由面試改為筆試,報考電影學專業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在備考時要注意錯開考試時間。
美術專業考生須取得北京統考合格證書方可報名參加考試。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新增戲劇歷史與評論專業考試科目,音樂劇系在音樂劇表演復試第二輪聲樂考試中新增視唱練耳考試科目。
今年,中央戲劇學院首次在北京設立東城校區和昌平校區兩個新考點,其中戲劇文學系戲劇創作、電視劇創作、戲劇史評三個專業的首場考試將先在昌平校區舉行,第二場和第三場考試將在東城校區舉行。
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表演(時尚表演與品牌推廣)專業僅在北京服裝學院主校區一個考點。據招生辦負責人介紹,考生需經現場確認后進行測量,考生需自備泳衣。初試包括體型觀察和基本造型技巧,主要對考生的身體狀況進行綜合評估,考察考生的步態、姿態等。此階段考生需穿泳衣、高跟鞋。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音樂學)專業不舉行京外考點初試。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首場初試今年首次在京外考點(成都、鄭州)舉行。音樂表演、音樂教育專業均要求第一、二場考試曲目不得重復,考生報名時須填寫第一、二場考試曲目。北京考點考生在網上報名時填寫信息并現場簽字確認,確認后不得修改。
中央美術學院
為方便考生報名、合理分配考生數量,北京考點僅允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個省份的考生在京現場報名、確認并參加專業考試,其他省份的考生可選擇就近的鄭州、武漢、南京、廣州、沈陽、成都6個考點參加考試,不得在北京參加考試。
中國戲曲學院
今年中國戲曲學院各專業取消現場報名確認環節,實行網上報名。考生經網上報名、繳費后,可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按規定時間到中國戲曲學院參加專業考試。部分專業第二、三級考試費用仍需現場繳納。
□備考故事
為了準備廣播考試,我每天要練習20分鐘的聲音。
171中高三學生齊夢涵,從高二暑假開始提前一年備考藝考,為了考上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她報了為期10天的播音主持編輯藝考強化訓練班。齊夢涵說,假期輔導課安排得比較密集,每天從上午9點到晚上9點都有課。高三開學后,輔導課就利用了兩個周末,每次半天。
除了完成輔導班布置的任務,日常的“內功”訓練和基本功訓練也不能偷懶。孟晗說,導演的訓練關鍵是堅持寫作,時不時寫一些影評,練習寫作“修養”。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基本功最重要。孟晗每天堅持20分鐘以上的喉嚨訓練,“比如壓喉不發真音,練習泡泡音,還有口型練習,訓練嘴唇和舌頭的力量,最后讀二字詞、四字詞和繞口令等。”
即便每天都不敢偷懶,齊夢涵還是坦言自己并不是最用功的。“我班上有的同學真的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練嗓子,我因為住得遠,起不來,只能每天晚上練。”同時,為了提前適應藝考的考試環境,齊夢涵還特意報了藝考的專長考試。“因為播音主持的藝考形式和藝考有些相似,老師就建議我們可以先練練手。”
齊夢涵做好了兩方面的準備,除了第一志愿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專業,她還打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文藝導演專業,增加錄取幾率。“總之我的原則是,臺上演不好2024年美術高考政策天津美術考試時間,退到幕后也可以接受。”
□經驗豐富的人士的經驗
現實生活更加戲劇化
回憶起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經歷,小紅感觸頗深:真實的人生經歷往往更加戲劇化。
高中時期的小紅在現行教育體制下絕對算不上好學生,不僅數學成績始終徘徊在五六十分,還癡迷于各種課外知識。高一、高二的時候,他閱讀了大量課外書,成為國內知名歷史論壇的超級版主,還是一名魔獸世界玩家。然而學習成績卻從580多分跌落到530多分,很難考上高考。
他與電影的緣分2024年美術高考政策天津美術考試時間,還源于對課外書的喜愛。高二下半年,他在書店閑逛,無意中翻到一本《電影學筆記》的書,發現研究電影真是一門深奧的學科。于是,他愛上了電影和電影學。電影學院的報考人數之眾讓小紅震驚不已,他回憶說,當時電影系雖然只招15個人,但排隊的人卻不下500人。初試給小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電影學不愧是搞理論的大系,初試難度實在“離譜”。開創心理學教育的心理學家是誰?什么是“本我”“自我”“超我”,羅馬奧運會的數字是多少,標志著女權主義興起的宣言是什么……天文地理,應有盡有。 他平時以為自己高中時讀了不少課外書,可看到書名的時候,他卻只能撓頭。
初試過后,家人對他考上電影學院不抱希望,他只好報考家人認為容易考的大學。“考完藝考,感覺考其他學校幾乎沒壓力。”幸運的是,他第三次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那是他第一次踏入電影系。面試時,他覺得這里遠沒有以前報的二流學校那么嚴格。老師看到他手里拿著一本書,很自然地跟他聊起了讀書。“我跟老師聊了藏書、電影、心理學、弗洛伊德等,面試的氛圍很融洽、友好。”
當晚,肖紅在電影學院的專業證書上找到了自己的學號,由于文科和英語基礎都比較好,肖紅最終如愿拿到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繼續追尋自己的電影夢想。
□專家建議
表演應原創,而非模仿秀
從近幾年藝考報名情況看,報考人數呈穩步上升趨勢。據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助理、表演系主任郝榮介紹,2012年報考中央戲劇學院的人數約2萬人,2013年報考人數達3.6萬人。藝考的持續火爆也帶動了培訓機構的火爆。郝榮對考生參加藝考輔導班的情況并不認同。他認為,一些考生和家長存在認識誤區,誤以為只要參加輔導班,通過專業考試的幾率就會增加。其實,這兩者沒有必然聯系。中央戲劇學院選拔人才,喜歡“原生態”。“我們考的是學生天生的表演素質,不是模仿秀。” 考試時,考官會根據考生的特點即興出題,并隨機配對給考生表演,以配合考前輔導。
郝榮就考生該如何應考給出了幾點建議。第一,切忌在考場上表現得三心二意,過于在意別人的反應。這樣很容易導致考場上出現一個大問題:看臺上一眼。第二,不要把“表演”理解為“表達”。老師希望看到的舞臺上的“生活”盡可能真實。表演是即興交流,反映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有趣的事情,所以考生不必擔心老師是否理解你栩栩如生的表達。活出生活,活出最真實。第三,戲劇不是不停說話的戲劇。在表演中,演員的語言動作、心理動作和肢體動作密不可分。舞臺上和生活中一樣,很多時候“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這個道理也像中國畫中的“留白”。 總之,有動作才會有沖突,有沖突才會有情緒,有情緒才能感染觀眾。第四,準確理解考試題目,認真審題,把握“規定情境”,再從生活中找真實素材去表演。不要刻意“塑造”人物形象,用“行動”代替蒼白無力的語言。第五,調整心態,不急功近利。盡量真誠面對考試,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李琪 張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