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帶角的動物。角是許多民族尤其是原始民族崇拜之物,人類創造的神里許多帶角,如中國古代戰神蚩尤就著名的帶角的神與祖先。
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即為人頭上戴羊角,世界各原始民族習見用羊角、牛角、鹿角為飾物,其含義有:
四羊方尊遺址1、最早頭上戴角、身披獸皮是為了狩獵時誘惑野獸的需要;
2、氏族節慶日,參加舞蹈的人頭上戴雙角或有角假面;
3、階級分化后,部落酋長、顯貴才戴羊角,有表示權力與尊榮之意;
4、巫師禮神作法戴羊角帽;
5、氏族崇拜的神也有角。
我們常說的“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詞。世界各地都慣于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定為“贖罪日”,并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先牽來一頭公羊和一頭公牛,用公羊和公牛的血作為贖罪祭品。再牽來一頭活山羊,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后,再把那贖罪的羊和牛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