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分值最重,要預留足夠時間完成。時間安排可以根據自己平時模擬做題情況來分配。注意閱讀理解題的用時。2020年新東方在線北京培訓機構英語解題技巧。
一、閱讀填空題的特點
1.符合《英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如果希望準確、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 必須對文章的結構有所了解, 把握住全篇的文脈, 即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的要求。如果說通常意義上的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題是詞法和句法范圍內的考查,它是語言表達的基本單位,屬于語言的組織規律,那么閱讀填空題就是章法范圍內的考查,是語言使用的范疇,屬于言語的組織規律,簡單地說,前者側重語言的結構—語法,而后者側重語言的使用—章法。
2.注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本質就是一種理解、吸收、鑒賞、評價文章的思維過程,新題型不但要求考生具備詞匯、句子、語段、語篇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要有辨證、綜合、分析、歸納方面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閱讀的深層理解,也是閱讀的核心和關鍵。
3.題材新穎,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較高的真實性,與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生活經歷相適應,與新課程理念下的
高考改革走向相適應,與高中英語教學實際相適應,遵循了《英語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保證了試題的效度、信度、真實性和公平性原則。
二、閱讀填空題詳解分析
分析篇章結構,把握全篇文脈是閱讀填空題解題的關鍵,英語的語篇(discourse)通常是由句子和語段(sentence group)構成的,語段是句子和語篇之間的中間層次,句子雖然能夠單獨地表達相對完整的思想,但是它不能表達多方面的、比較復雜的思想,只有把幾個句子結合為較大的言語片段,才能表達一個相對獨立的層意(章振邦,1985),所謂的“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就是這個道理。分析文章的層次包含兩種形式:一種是分析整篇文章的層次,也就是段落,另一種是分析每一個段落內部的層次,也就是語篇層次。語篇與段落是有區別的,語段是篇章結構的中間層次,是由句子到篇的一種過渡形式,段落(paragraph)是在某些語體(如記敘文、議論文)中比語段更大的意義單位,較小的段落可以只包括一個語段或一個句子,一般來說,一個段落通常由幾個語段構成。構成語段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靠句際間意義的結合,二是靠句際間的關聯詞,邏輯性插入語來連接,我們在分析語段層次時,可以借助句際間的連接詞語作出判斷,但最主要的還是要真正體會句際間的意義關系,把握作者的思路,從語序上去發現斷續點,理清層次,好文章的層次非常清晰,只要層層入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單純從解題技巧考慮:
技巧一:從細節邏輯上判斷---因果關系
在做題時最重要的是要讀懂空白前后的句子,明白這幾句話的確切意思,然后根據意思的連貫性或邏輯性從選項中選取正確答案。在讀懂意思的基礎上,判斷它們之間的關系來進一步確認答案。
因果關系主要指前后的句子有著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往往說明了前因后果或者前果后因等情況。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有as a result結果,thus/therefore因此,so (such)...如此------以至于等。
技巧二:從細節邏輯上判斷---轉折關系
轉折關系主要指英語行文中后句對前句構成逆轉邏輯關系。如果空格前后兩句話之間是邏輯上的逆轉,則空格處很有可能是個轉折邏輯的句子。
表示轉折關系的連接詞有:However然而, nevertheless仍然,然而,不過, nonetheless盡管如此,依然,然而, still還;然而, though可是,不過,然而, yet然而, in spite of不顧,不管, at any rate無論如何,至少, in any case無論如何,不管怎樣, whoever無論是誰, whatever無論什么,on the contrary正相反, in contrast與此相反, 相比之下, by contrast相反, 相比之下, in comparison比較起來,比較地, by comparison相比之下, conversely相反(地), otherwise否則;除此以外,not---but不是-----而是,as well也等。
技巧三:從細節邏輯上判斷---例證關系
前后句的某句是為了證明另一句而舉的例子。例證的形式多樣,但就其本質而言無非是思維上的形象(例子、類比等)和抽象(觀點)的辯證關系,用到的思維過程無非就是基本的歸納(從例子到觀點)和推理(從觀點到例子)。
技巧四:從細節邏輯上判斷---遞進關系
遞進關系主要指英語行文中后句對前句是一種順承邏輯關系。如果空格前后兩句話之間是邏輯上的層進關系,則空格處很有可能是個遞進的句子。
表示遞進關系的連詞有:also也, 而且, further另外(的);, furthermore而且,此外, likewise同樣地,照樣地;也,又, similarly相似地,類似地, moreover而且再者,此外, in addition另外,加之, what’s more更重要的是, too也,還, either也, neither兩者都不, 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等。
技巧五:從細節邏輯上判斷---平列關系
表示列舉關系的有:first首先, 第一, second第二, third第三…; firstly第一, 首先, secondly第二(點);其次, thirdly第三…; first第一, next其次, then那么, 然后…; in the first place第一,首先, in the second place第二, 其次…; for one thing首先,一則, for another thing其次…; to begin with首先,第一, to conclude首先,第一等
技巧六:從詞匯線索上判斷---代詞
英語表達中的代詞出現的頻率極高,代詞的作用是指代前面提及的名詞或形容詞概念,巧妙利用這樣的指代關系和根據代詞的單復數差異可以準確而快速地解題。
技巧七:從詞匯線索上判斷---同義詞/近義詞
英語前言后語之間往往有同義詞、近義詞、近義表達語甚至相同詞匯的重復使用,這是我們解題的一個很好的判斷線索。其實就其本質而言,上文講的代詞和下文將涉及的上下義詞和同一范疇詞都是特殊的同義/近義詞。
技巧八:從詞匯線索上判斷---上下義詞/同一范疇詞
上下義詞和同一范疇詞就是前者包含了后者,或可以說后者是前者的一個子集。利用前后句中這樣的特殊的同義關系常常可以很輕松地解題。
技巧九:從試題位置上判斷---問題在段首
假如問題出現在段首,它通常是段落主題句。認真閱讀后文內容,根據段落一致性原則,查找同義詞或其他相關的詞,推斷出主題句。
另外著重閱讀后文第一兩句,鎖定線索信號詞,然后在選項中查找相關特征詞。
通常正確答案的最后一句與空白后的第一句在意思上是緊密銜接的,因此這兩句間會有某種的銜接手段,尤其當選項是幾句話時。
技巧十:從試題位置上判斷---問題在段尾
所選答案是引出下一段的內容。如果在選項中找不出與前文之間的關聯,此時可考慮與下一段開頭是否有一定的銜接。認真閱讀下一段開頭幾句,看是否與選項的最后一句緊密連接起來。
分析與前文是轉折或是對比關系。此時要注意在選項中查找表示轉折、對比的關聯詞,同時注意選項中所講內容是否與前文在同一主題上形成對立、對比關系。
如果第一段的段尾是空白,要認真閱讀,看此處是細節還是主題。通常文章第一段要提出文章的主題,如果在段尾提出主題,會用一些信號詞如轉折詞引出來,正確答案中應有這樣的特征詞。
段尾通常是結論、概括性語句。注意在選項中查找表示結果、結論、總結等的信號詞,如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 hence, in short,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a word等詞語,選項中也可發現前文的同義詞句。
2020年新東方在線北京培訓機構英語解題技巧。千萬不能因為緊張而做題題,這不僅僅心有不甘,并且很可惜。所以一定要適當放松,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輕松自信應考就是你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