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提高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儲備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相對穩定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為全面建成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現就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標要求
經濟開發區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在縣委組織部組織指導下后備干部推薦材料,由開發區工委具體實施,村級黨組織協調配合。到2018年村“兩委”換屆選舉前,平均每個村要推選2-3名村級后備干部,統籌建好10名左右35周歲以下、高中(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開發區村級后備干部人才資源庫”,并形成村級后備干部隊伍選拔教育培養長效機制。
二、選拔條件
1、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思想政治素質好,遵紀守法,為人處事公道正派,熱心農村公益事業,愿意為群眾服務;
2、具有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
3、善于做群眾工作,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群眾公認程度較高;
4、年齡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具有高中(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特別優秀者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
5、計劃生育、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等方面符合有關政策規定。
三、選拔渠道
1、從回鄉大學畢業生和退伍軍人中選拔;
2、從農村致富帶頭人、特色產業發展大戶、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非公企業負責人等經濟能人中選拔;
3、從村團支部書記、婦代會主任等群團組織負責人和優秀村民組長中選拔;
4、從熱心家鄉事業,返鄉創業的優秀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選拔;
5、從熱心農村工作、樂于為農民服務的本村年輕黨員、團員中選拔;
6、從換屆選舉中得票較多,群眾基礎較好,但暫時沒有進村級班子的人員中選拔。
四、選拔程序
1、宣傳發動。以村為單位,通過張貼公告、發送短信等形式,將選拔村級后備干部的目的、方式、時間、參選條件和選拔人數等,向全體村民、外出流動黨員及務工經商人員公布,廣泛宣傳,選拔不受戶籍限制,動員社會廣泛參與。
2、民主推薦。采取個人自薦、群眾聯名推薦或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村民個人可主動提出申請,黨員、村民代表、村民組長或村民10人以上可聯合推薦人選,經村“兩委”研究確定為推薦人選;各村也可召開黨員、村民代表等會議,公開推薦村級后備干部。
3、民主評議。各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村民組長參加的會議,采取見面會、談話會、演講會等方式,對推薦人選進行民主測評,把民主評議情況作為確定考察對象的重要依據。村“兩委”召開會議按照擬選拔名額1:2的比例擇優確定后備干部初步人選并上報開發區工委。
4、組織考察。由開發區工委組織專門考察組,采取組織測評、入戶調查、個別談話等方式,對各村確定的初步人選進行全面考察,聽取黨員、干部、群眾和本人意見,形成考察材料。
5、討論決定。開發區工委根據推薦、考察情況,在綜合考慮各村現任班子的年齡、文化、能力專長、性別結構等基礎上,按擬選拔名額1:1的比例研究確定各村后備干部擬任人選。
具備條件的村,可以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的形式,選拔村級后備干部。
6、公示備案。開發區工委、村黨組織對確定的村級后備干部擬任人選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公示無異議的,正式確定為村級后備干部。開發區工委要對村級后備干部逐人建立檔案,統一填寫《村級后備干部登記表》、《村級后備干部名冊》,建立比較完備的村級后備干部人才信息庫,并上報縣委組織部備案。
對村“兩委”正職年齡較大,且本村沒有合適繼任人選的,開發區工委將采取全區統籌的方式,推薦產生村“兩委”正職后備人選,人選可跨村任職后備干部推薦材料,一般任村黨組織副書記。
五、教育培養
1、集中培訓。開發區工委制定教育培訓規劃,有計劃地對村級后備干部進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基本知識、法律法規培訓,脫貧攻堅、市場經濟、計劃生育、綜治維穩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知識培訓,全面提高后備干部做好農村工作的能力。開發區工委黨每年對村級后備干部集中培訓的時間累計不少于3天。
2、結對幫帶。落實包村干部、選派干部、村黨組織書記結對幫帶機制,確保每名后備干部都有幫帶責任人,針對每位后備干部的特長優勢,確定培養目標,落實幫帶責任,建立培養檔案。幫帶責任人要定期對村級后備干部進行談話教育,及時掌握村級后備干部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談話每季度不少于1次。對非黨員身份的村級后備干部,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3、實崗鍛煉。將后備干部安排到村助理性工作崗位,每年參與村級工作不低于2個月,明確工作任務和職責,特別是參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集體經濟發展、計劃生育、綜治維穩、抗災救災等重點難點工作;也可以安排后備干部列席村“兩委”會議,黨員后備干部可以列席村黨組織會議,在參與村級事務和工作實踐中鍛煉成長。開發區工委定期有計劃地安排后備干部到民政、信訪、拆遷、計生等機構上掛鍛煉。
六、考核管理
1、建立檔案。要按照“一人一檔、一村一冊、一鄉(鎮)一庫”的總體布局,建立統一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檔案信息庫。主要內容包括:村級后備干部花名冊、村級后備干部登記表、村級后備干部考察材料、民主推薦情況、年度考察評議情況、教育培訓和獎懲資料等。
2、考察評議。開發區工委對村級后備干部實行每年一次的定期考察,考察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立場、思想品德、工作實績、發展潛力、廉潔自律情況、群眾認可程度等。村黨組織組織黨員、村民代表每年對后備干部進行一次民主評議。開發區工委根據考察評議結果,按照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等次對每個村級后備干部評定等次。
3、動態管理。每年底,根據考察評議結果對村級后備干部進行調整、充實。對評定為不稱職等次的村級后備干部及時進行調整,并按程序推薦、充實后備干部。調整、充實村級后備干部需經村“兩委”會議集體研究討論,并報開發區工委審批,開發區工委報縣委組織部備案。
4、備用結合。要堅持優先從符合條件的后備干部中選拔村干部的原則。在不超職數的情況下,根據工作需要,對表現突出的村級黨員后備干部,屆中可直接任命為村黨組織委員會成員。也可根據工作需要,對素質較好的后備干部在換屆選舉前聘用到村工作,為他們進入村“兩委”班子搭建工作平臺。換屆選舉時,開發區工委、村黨組織要優先從村級后備干部中推薦人選進入村“兩委”班子。
5、待遇保障。通過民主推薦、組織考察、討論決定等程序確定的村級后備干部,在實崗鍛煉期間,開發區和村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