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化旅游市場快速復蘇,一個問題正在悄然浮出水面——導游短缺。 據記者調查,全省導游在崗人數遠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長沙市、湘西州等重要文化旅游市場缺口更大。
長沙市與湘西州導游差距較大
5月19日,湖南各地圍繞“中國旅游日”策劃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動。 同日,長沙還舉辦了由長沙市導游協會、長沙市旅行社協會聯合舉辦的“導游回家”活動。 “文旅市場復蘇以來,旅游業快速復蘇,國內跟團游、省內接送、游學、小包定制等業務快速增長。 但導游、酒店、車輛嚴重短缺,供應鏈跟不上。 如果他們不來,就會出現供不應求、資源被掠奪的情況。”長沙市旅行社協會會長江燕妮說。
記者向省文化和旅游廳查詢,目前長沙市注冊導游人員5396名,每年按時審核。 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這一數字為13882人。 長沙市導游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楊文忠也證實了這一情況。 他還強調,上述數據只是有導游資格的導游人數,并不代表他們目前正在從事導游工作。 長沙市導游協會會長黃武給記者提供了一個粗略的數字,“目前長沙從事導游工作的人員約有3000人,十分緊缺。” 黃武說,“這也導致了導游服務費的上漲。在壓力最大的3月和4月湖南導游年審平臺,導游費幾乎翻倍。”楊文忠根據疫情前的正常情況估算,“為了滿足長沙的市場需求,大約需要8000名導游。”
省文化和旅游廳數據顯示,目前全省注冊并年審導游人數為22784人,而2019年這一數字為24073人。 該數據并不等同于員工。 省旅行社協會導游分會秘書長宋青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導游流失情況非常嚴重。 他的一個導游團的94人中,只有94人還在做導游。 4人。 同時,作為湖南海外旅游有限公司導游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湖南導游年審平臺,他也表示:“疫情前,我們旅行社有40名專職導游,但現在有只有6個。”
湘西州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 目前,當地注冊、常年導游人員有498人,2019年這一數字為720人。更讓湘西州導游協會會長孟向陽惱火的是,“目前在冊導游人員僅有200人左右”。其實是從事導游工作的。” 疫情前,有500至600人。 “現在導游嚴重短缺。”
另一個重要的文化旅游市場張家界卻是個例外。 疫情前,他們有5785名導游,但現在這個數字是8415人。 張家界旅游協會導游分會秘書長劉洋表示,疫情期間,張家界導游流失率達到80%。 “我們畢竟是旅游城市,資源豐富,各方面都很完善,恢復得更快。”劉洋說。
丟失的還沒有回來,新的也不多,導致導游緊缺。
當前導游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疫情期間導游的流失。 “疫情期間幾乎90%的人離開了,旅游業停止了,導游要想生存就只能轉行。” 楊文忠說道。
來自長沙的何霞是少數堅持下來的人之一。 “因為我在這個行業工作了很多年,所以還是有一些資源的。疫情期間,我帶人去城里旅游,還在老板開的一個露營基地打過工,收入和找到了另一份工作,所以我堅持了下來。” 何俠說道。 來自湘西州的艾樹貴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負擔不重。 “我家在農村,有旅游團的時候我就帶團,沒有旅游團的話就沒有什么費用,我就賣自家種的水果。”
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生計原因而改變職業。 王英偉在疫情發生后迅速轉行。 “沒辦法,生存壓力太大了,每個月要還房貸和車位貸8000多元。” 離開后,王英偉從事房地產銷售、汽車銷售、財務管理等工作,度過了艱難的階段。 。 我還沒有考慮過重返導游行業。 “我還是喜歡這個職業,因為它相對自由。 與其他崗位相比,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賺到更多的錢。”王英偉說。 經過幾個月的觀察,張婷正準備重返演藝圈。 “疫情期間我一直在做一些旅游相關的事情,我是一名導游,從大學開始就一直做導游,我喜歡這個行業,所以我決定回來當導游。” 導游。”
但目前導游的回歸速度并不如文旅市場的恢復速度快。 楊文忠表示,長沙市回國導游僅占40%左右。 “以前的同事最多會回來一半。”已經回來的李嘉欣說道。 許多人仍處于觀望狀態。 宋青告訴記者,雖然文旅市場恢復較快,但旅行社業務與疫情前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有的導游轉行后發展良好,不再考慮回國。 付玲玲目前擔任店巡主播,半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個月的工作。 “比以前當導游輕松多了,收入也高了,我還沒有考慮過回去當導游。” 小波離開后,在一家軟件公司培訓,“五險一金”,每周休息兩個周末,“短期內不會考慮重返導游行業,現在有兩個周末”如果我愿意的話,我可以領導小組。”
宋青還告訴記者,新導游的缺乏也是目前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 “2021年沒有組織導游證考試,缺了一批人。2022年就考了,但三年的疫情讓很多人變得謹慎不敢參加考試,還有一批人人們失蹤了。” 宋青說,“而導游則需要經過一兩年的培訓,才能取得資格證書,能夠獨立帶團。”
招老育新壯大湖南導游隊伍
雖然5月份有所緩解,但導游缺位依然是市場的普遍反應。 為此,各方面都在想辦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導疫情期間轉行的導游回歸。 “主要缺的是這些老導游,一到就能帶團。” 長沙市旅行社協會常務副會長熊德祥說。
據宋慶發給記者的一份文件顯示,導游也批評了他們的職業。 他們普遍認為導游的社會地位不高。 當個別負面消息傳出時,整個團隊都會被罵,也不會受到顧客的尊重。 工作不穩定也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在5月19日的“導游回家”活動中,長沙市導游協會、長沙市旅行社協會聯合表彰了20名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一線的優秀導游。 姜燕妮表示,旅行社將更加重視導游人才,認可導游的努力,為導游提供待遇,提高導游在企業中的地位,體現導游在行業中的價值。 湖南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德祥表示,一方面,主張旅行社和企業給予導游正常待遇,給予其崗位晉升渠道,打造職業成長平臺; 另一方面,加強導游業務知識培訓,培養新生力量。 宋青告訴記者,他們計劃進一步增加專職導游的數量,讓他們的生活更有保障。
導游何霞表示,這個職業雖然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也有吸引人的地方。 “你可以去很多地方積累經驗,時間上更加自由,收入也可想而知。” 他說,如果他在其他公司找到工作,收入基本是固定的。 “工資可能是5000元,獎金最高可達7000元,但作為一名導游,如果做得好,收入可能會增加一倍以上。”
不少導游表示,當初選擇這個行業就是因為這些優勢。 他們還認為,導游是一個非常需要鍛煉的職業,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高情商。 “能當好導游的人,什么都能做好。” 很多導游都喜歡這么說。 他們認為當導游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導游回家”活動期間,長沙市旅行社協會還與長沙市導游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將在導游隊伍建設、導游培訓、線路開發等多個維度更加密切合作,培養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