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的話,內容不難,但是,題型很多,范圍很廣。這個。。。由于我的準備不充分,筆試分數不高。就寫下題型吧。。。復習也好有個方向。。。
A卷~~~~~~~~~~~教育學、心理學、時事~~~~~~~~選擇題,最后一題分析說明題。
B卷~~~~~~~~~~~專業基礎知識、教材教法~~~~~~課標、、、字、詞、成語、背誦(包括課標后要求背誦的和小學1-6年級課本里日積月累的部分)、片段教學的教學設計、學生習作批改、作文。
面試:
這個的話,心得倒是很多,可能寫得也會很混亂。。
面試過程是:抽簽---寫教案---準備---片段教學--答專家問
抽簽完等待寫教案的時間比較自由,除了不能隨身攜帶手機外,其它東西還是可以帶的。可以自由交談,聊天。
寫教案是抽出幾段,寫一個課時,片段教學時由評委老師抽出其中一段進行面試。之后提問,問題一個是關于片段教學的內容,另一個是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解決。
我的心得面試體會:小學的教學方法和中學是有區別的,因此,對于我們來說參加小學招考的面試,完全不占優勢。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一個套路,并結合我們的知識,更詳細、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內涵以及一些用的很妙的字詞。
1.準備:面試時,一般選擇的課文是講讀課文,范圍是3、4年級。并且,新課文中選取的一些課文連專家評委都不太熟悉,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種心理,繼續排除。最后要準備的內容就是:3、4年段,講讀課文,由舊版教材中保留下來的篇目。這樣一來,工作量大大減少。
2.教學思路:從備考的階段開始,我們就可以沿用一個套路,所有的課文都這么設計。我用的是3步閱讀法。即:初讀感知(全班齊讀或教師朗讀或個別朗讀,說說這部分內容講了什么),精讀體會(逐句朗讀講解,重點字詞的講解、關聯詞造句、修辭手法講解等等),比賽朗讀(個別朗讀,比比誰讀的好,讀的有感情)。最后,如果有剩時間,當然是全班齊讀。
3.一些教學手段的運用:面試時是美歐任何輔助教學的教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我們可以假裝有。可以使用的常見手段有:教學掛圖、多媒體、想象(例如,寫景的文章,可由教師概括課文中的句子,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課文中描寫的情景。)、簡筆畫(如《竹林人家》中母雞帶領小雞散步的畫面)、做游戲、講故事等等。在面試時,片段教學的過程至少也可以使用一兩個,活躍課堂氣氛。
4.提問的技巧:這個是大家在面試時最能分出高下的地方,一般面試時并不看上課內容的好壞,文本解讀能力的高低也相差不大。但是提問的技巧,提問后的評價能體現出一個教師素質的高低,不可忽視。
我們在寫教案的環節,就必須開始設計提問。面試時沒有學生,學生的回答也是由我們設計的,當然,絕不可在面試時一人分飾兩角,充當學生角色,而是有技巧地評價,讓評委從評價中了解到你設計的學生的回答是怎樣的。
這么說可能很抽象,舉幾個常見的評價例子吧。(即使你沒時間設計學生的回答,也可以套用的評價語言)
提問:這句話好在哪里?(停頓1、2秒)接著說:那么你覺得XX詞好在哪里呢?(評委猜到學生的回答是:XX詞用的很好)
提問:這段話講了什么?A回答:~~~~~~~~~還有更好的答案嗎?B回答:~~~~~~~~~~。大家覺得是A的XXXX更確切還是B的XXXX更適當呢?
提問:這段話講了什么?回答:~~~~~~~~~~~ 評價:大家覺得怎么樣?他的XXXX這個成語用的好嗎?(評委可以知道,學生用了一個XXXX成語概括這段話的意思)
當然,這樣的評價很多,如果在準備時間不充分的情況下,不妨靈活套用。
5.其它面試技巧:
著裝:不要把面試看得太過隨便或嚴肅。平時的牛仔褲T恤顯得過于隨便,而套裝絕對過于嚴肅。最好是讓人覺得整潔清爽有不失年輕活潑的裝束。裙子不可太短,衣服的領口不能開的太大或太低。進入考場時,高跟鞋不要發出聲音。如果實在不知道要穿什么,休閑褲,襯衫就好。簡單舒服。值得主義的是,盡量不要穿黑色衣褲,否則容易給人一種嚴肅、壓迫的感覺。也可能讓評委感覺壓抑。
交流:不要直接與評委進行眼神交流。否則,可能使本來就緊張的心情更加緊張。你真正要面對的學生,而非評委,直接看著人家眼睛,會讓他們覺得你的教學對象并不是學生。并且,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然而,我們需要面向課堂,而課堂一定坐著評委。在評委看來,我們是很自然地與虛擬的學生進行互動的。
動作與手勢:小學老師與中學老師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肢體語言和手勢。面試時,面帶微笑,說話時配上手勢動作都是加分點。例如:提問的手勢(左手平舉胸前,掌心向上,右手肘部放在左手掌心,呈舉手狀)、讓學生閉眼想象的手勢,甚至是配合課文內容進行的表演等。這些也是面試時不可或缺的。
暫時想到的就是這些了,慢慢補充吧。。。
總的來說,面試時能“表演”的分數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