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曹操俘獲,曹操以金錢和美女賜予關羽,妄圖籠絡關羽,自愿歸順。然而,關羽卻絲毫不為所動。所以,關羽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你覺得你身邊的人或事的行為習慣和你的不一樣,那么在你的眼中,你自然就是出淤泥而不染。
古之隱者自潔其身,并以“出淤泥而不染”自喻,我想荷花是可以這樣的,但人卻望之不及,古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及言環境之效力,倘若他的親人朋友各個品格污穢,他怎么能夠高尚得起來呢?
后來仔細想想,我的看法略有偏激,我只注意到外因對事物的影響,反而把更重要的一點—內因給忽略了。其實,內因才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
是的,的確外因的影響不容忽視。從大處論,環境施壓于人類,把其推向進化里程的不可見的終點;從小處論,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塑造了人的容貌和性格。正如泉水沖刷礫石,海浪拍打巖岸,把每一塊石頭造就成特殊的模樣。再看看采煤工人面目黝黑,煉鋼師傅滿面紅光,外界對于我們的影響是不能忽略的,就是碧波上的荷花,也有與塘泥相混污穢的根。
但是,這些都是次要的。荷花之所以花葉純美,是因為它的本質就是一株美麗的荷花,花葉是發自于內的,是從荷花的生命里萌枝抽芽的。而我們人,只要不離開自己的主觀努力,,就可以不淪陷于環境,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們的思想是從他的生命里成長崛起的,他的意志直接來源于他的心靈。在某個范圍內,人的堅定的前額和深邃的頭腦,都具有他們的獨立性的。
事物的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決定著事物性質和發展方向。
你可以面對戈壁荒灘而思潮澎湃,面對寂寥寒秋而熱情似火,也可以在喧囂塵世里墮于沉寂,在燈火輝煌中心灰意冷。總之,你可以抵觸你周圍的環境,而完全不受其左右。雖然,你還是屬于他的,你不能凌越于他之上,就象任何人不能超脫他所在的社會和他所在的時代那樣,但要記住,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須通過內因,決不能撇開內因單獨起作用。
你必須沾染環境的色彩,受他的影響,但你可以在較小的范圍內顯示你的獨立;你必須扎根于淤泥,任他覆蓋你的根基,但你可以積蓄力量而發,開始智慧、美德、藝術等等的人類之花。
以上就是我對“出淤泥而不染”的一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