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又稱癔癥或歇期底里,是精神病神經癥的一種類型,其發病年齡多在16-30歲之間,以女姓多見。其特殊的性格特點(即癔病性格特點)是發病的重要基礎(如患者常有高度情感性、暗示性強,富于幻想等,)而急劇的或持久的精神緊張刺激常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如驚恐、悔恨、憂慮等,尤其是憤怒和悲哀等不能表達時更容易發生。以后的發作,多是因聯想到初次發病情景時或經受了相似的情感體驗而發生。另外,當患者遭受精神創傷時,若身體虛弱有病、長期勞累、顱腦外傷,以及婦女在經期或產后等,也可誘發本病。其起病常比較突然,臨床表現比較復雜且多樣,但主要為感覺、運動和精神障礙。感覺障礙以肢體麻木多見,但其形式不能以神經的解剖生理來解釋。若為感覺過敏,那么即使輕觸也常引起劇痛或異常不適。特殊感覺以耳聾和失明為常見、運動障礙則為痙攣發作,如倒地抽搐手足亂舞而無規律;或為四肢挺直,角弓反張或拉頭發,揪衣服,發怪聲等,其發作時意識及二便正常。或為癱瘓,具體有單癱、偏癱、截癱等,均為弛緩性,無病理征。精神障礙 ,常表現為情感爆發,患者突然哭笑不止,撞頭,咬衣物,捶胸蹬足,滿地打滾等,或說些難以理解的話。以上表現在發作時有以下幾個特點:患者的防御反應是正常的,可自動避開疼痛刺激及對自身的傷害;發作持續時間的長短完全取決于周圍的環境及人的言語及態度;發作時常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各種表現都具有表演及夸張的特點;暗示性強,即經暗示后突然加重,也可突然好轉甚至消失,發作后無昏睡及頭痛癥狀;發作時除同時伴有癲癇者外,腦電圖無癇性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