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就業不盡如人意的表象令“讀研無用論”的論調一度甚囂塵上。對于碩士畢業生“就業難”狀況,學術界往往從問題角度進行現狀描述、歸因、對策探討,以致流于片面化。本文在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理論的基礎上,依據山東省域特點和研究生教育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客觀性的就業率、就業流向、就業方式、工作狀況與主觀性較強的個體認知、擇業取向、社會資本、就業素質、就業壓力、就業幫扶、就業認可度等指標,用社會學研究中的問卷調查、訪談、文獻分析、比較研究等方法,調研了八所高校的2010屆與2011屆數名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現狀,深入分析了山東碩士畢業生的就業優勢與劣勢。據此,文章總結出影響當前山東省碩士畢業生擇業的三大因素。首先是我國宏觀因素中的社會政策與經濟狀況、研究生擴招、大眾傳媒對就業的影響;第二是山東本省特色因素,如齊魯文化對碩士畢業生求職心理與行為的影響,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側重點、山東高校差異性、山東用人單位的擇才標準對山東碩士畢業生影響也比較大;第三是研究生的擇業取向與自我認知、個體資本含量的多寡等個體因素對就業結果的影響。針對就業影響因素,本文提出了多項可行性建議,包括在宏觀層面要逐步打破就業社會性壁壘,確保畢業研究生合理流動并能公平競爭;適當控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改革培養方式,提高精英教育質量;利用傳媒在就業宣傳上的作用,為研究生就業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中觀層面則有推動山東產業結構升級,為研究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努力把山東建設成經濟文化強省,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加強對山東高校的扶持力度,增強高校整體實力;規范市場在人才配置中的標準,使研究生能才盡其專。微觀個人層面的建議是研究生要端正擇業心態,理性定位,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強化發展意識,拓展并充分利用就業資源。文章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指出山東碩士研究生就業總體狀況處于良性狀態,只要社會共同努力,提供必要的就業條件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專業,這種狀況就可以得到保持并進-步改善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專業,為山東省經濟文化強省目標的早日實現和全國“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完成“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