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特殊疾病門診實行“四定”管理,特殊疾病門診治療實行定病種、定診療項目、定藥品范圍、定醫療機構。按參保人員管理,通過醫保信息系統對特殊疾病門診患者發生的檢查、治療、用藥等實行精細化管理到人。所以特病開藥只能到定點醫療機構開,異地應該是不能用特病卡開藥并報銷。
定點醫院給患者特病門診開藥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
對每一最小分類下的同類藥品不疊加使用,肌注和靜脈用藥按衛生計生部門有關規定執行。對每周定期治療的患者,原則上每次處方劑量不超過15天,其余患者單張處方給藥劑量不超過31天的實際用量。全年累計不得超過366天的量。
參保人員在多家醫療機構開藥的,定點醫療機構在給患者開藥前,應核實其開藥情況后,再按照上述規定開藥。定點醫療機構因把關不嚴造成多開或超量開藥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醫保服務協約定處理。
對到市內非居住地或到市外出差、臨時居住、出國(出境)超過以上期限的,由主治醫生根據其病情和用藥情況提出適當延長處方給藥劑量天數意見,經所在醫療機構醫保辦批準后延長。
2022年1月15日新聞
重慶市醫保局消息,從2021年12月25日起,重慶開通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治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5個病種納入試點。
為有效解決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政策、經辦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堵點、難點問題。按照國家醫保局的統一部署,穩妥推進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工作,本次試點納入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治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5個門診慢特病病種。
具體為,在參保地已完成試點病種待遇資格認定,并按參保地規定辦理了門診慢特病異地直接結算備案手續的參保人員,可以進行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具體步驟
1
備案登記
重慶參保人員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或醫保經辦機構(備案咨詢電話可在“重慶市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查詢),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外省市參保人員按參保地規定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具體備案流程需咨詢參保地)。
2就醫結算
參保人員持本人的就醫憑證,在備案的就醫地選擇已開通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按規定直接結算。
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待遇支付政策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即醫保藥品目錄、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執行就醫地政策;醫保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等執行參保地政策。
目前,重慶有95家試點醫療機構,均可為異地參保人員來渝就醫提供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服務。市民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上查詢試點醫療機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