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夏朝的地圖,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朝建都在黃河北岸的山西安邑,當時屬于夏王朝有很多的小部落。
商朝在河南,因此,與夏朝相比則更加靠東部了。然而商朝卻多次遷都,最后定都在殷,今河南安陽。
周朝原本是黃土高原的古老部落,但是慢慢地經過風雨變遷,加之辛勤勞作,使得他們形成了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周部。他最先定都陜西長安縣西北地區,稱為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后,周平王遷都到河南洛邑,史稱東周。
春秋基本上都在中原,燕國靠北部(今北京一帶)、秦國靠西部(今陜西西安一帶)、楚國在南部(今湖北一帶)、齊國(山東臨淄一帶)、吳越在東南(上海江蘇一帶)。
春秋末期,晉國的實權被六家大夫把持,他的霸主地位被吳越爭去。然而在內部,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三家大夫把晉國分了,形成了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齊、楚、燕、秦是本身固有的地盤,趙、魏、韓是從晉國分出來的。
直到秦嬴政執政時期,紛紛消滅六國,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嬴政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秦國統一了六國以后,建都咸陽(今陜西咸陽)。西周有一個箕子的封地是鮮,就是地圖上的朝鮮。
漢朝時期,匈奴占領了北部大面積地區,羌則是西南地區,原來的胡,則是鮮卑烏桓,在漢朝時候,消滅了衛滿朝鮮。
公元25年,在綠林農民起義下,王莽政權被農民推翻。參加過綠林起義的西漢皇族劉秀重建漢朝清代中國地圖,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東漢光武帝。
東漢末年,東漢分裂成三個國家,三國時期長達98年,曹操掌權的魏為北方的強國,蜀為劉備率領,吳是孫權帶領占領南方。
晉朝分了兩個階段,西晉和東晉。史書上并沒有東晉這個朝代,然而后人給加了進去。西晉建立以后,西晉承襲曹魏領土,統一后領有孫吳疆域。
東晉是西晉后裔建立的小王朝,定都南京清代中國地圖,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此時,五胡十六國確是勢如破竹的趨勢發展。
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后,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唐朝建立后,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大唐盛時疆域圖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咸海,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此時朱溫簒唐,建立了后梁,結束了唐朝的命運,開始了長達53年的五代十國。
960年,趙匡胤通過兵變取代了后周,建立宋朝,首都仍在東京開封府,史稱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宋消滅了最后一個割據政權——北漢,基本上恢復了唐朝后期的疆域。
1127年,趙構(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即位,史稱南宋。與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邊界并沒有什么變化,但北界卻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了。
元朝統一全國后,強盛時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一說到達北冰洋),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元朝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
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應天府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疆域在嘉靖以前大體上是“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1000萬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長沙,萬里石溏”盡入版圖。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統一全國后的疆域是:北接西伯利亞,南及南海諸島,西達蔥嶺,東臨東海、黃海,西南到西藏、云南地區,西北至巴爾喀什湖,東北抵外興安嶺、庫頁島,東南包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總面積達1300萬平方千米。是中國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