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自江蘇省的考生白湘菱以語文、數(shù)學三科總分430分的成績,位列江蘇省文科第一名。 但由于歷史選拔考試成績?yōu)锽+,他沒有被國內多所重點學校錄取。 一時間,江蘇高考“除語文、數(shù)學外2024年江蘇高考總分,按總成績、各學校提出選拔成績要求”的錄取模式引發(fā)關注。
據(jù)了解,自2008年起,江蘇高考開始實行“3+學業(yè)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模式,即高考僅計算除語文、數(shù)學外的3個主科成績,其他科目按2門選修科目成績計分。 。 各高校在招生時會對選修科目提出不同的成績要求。 成績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將無法申請。
“明年,江蘇將實施新的高考方案,采用‘3+1+2’的考試選拔模式,總分恢復到750分。” 7月2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江蘇省早在2018年秋季就開始實施新高考方案。根據(jù)教育部總體部署,相關工作已經部署,目前正在有序推進。 ”
往年,不少考生因“偏科”而未能考上一門課程
7月26日,江蘇高考成績出爐。 淮安市淮陰中學的考生白湘靈今年考了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但選修科目歷史成績?yōu)锽+。 根據(jù)江蘇目前的高考政策,學生將無法報考清華大學、北大等重點大學。
根據(jù)2020年《本科招生規(guī)定》,今年清華大學江蘇省錄取要求為兩門選修科目,最低成績?yōu)锳+和A; 北京大學是雙A+。 大多數(shù)其他985學院和大學要求考生在兩門選修科目中取得最低成績A。
涉案考生成績 據(jù)南方都市報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江蘇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 早在2008年,即江蘇高考改革元年,南京就有一名文科高考第一名的學生。 由于選拔成績?yōu)锽+,他被北京大學拒絕,后來通過選拔計劃被南京大學錄取。
此后,幾乎每年都會有高分考生因選修科目成績低而無法申請某批次大學。 例如,2015年,徐州文理科尖子生就因這種情況無法申請清華北大; 2019年,南京理科尖子生因此沒有考上清華、北大,最終通過特招考入中科院大學。
“江蘇高考,不能偏科,一科不及格,就可能考不上第一班。” 2015級江蘇考生王萌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她的語文和數(shù)學總成績遠遠超過一等成績30多分。 但由于選修科目化學成績?yōu)镃,她無法報考國內院校,只好選擇了省外的第二所院校。 她說,同班省理科第二名的考生沒有考上清華大學或北大,因為她的選修科目成績?yōu)锽+。
僅主科評分要求各科成績均衡
選考級別模式始于2008年,今年是江蘇省自2000年以來進行的第四次高考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選擇題正式退出江蘇省數(shù)學試卷; 啟動普通高考“3+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質量評價改革模式; 江蘇卷子總分由750分調整為440+40分,語文、數(shù)學總分由150分提高為160分,英語總分由150分降低為120分; 附加題有40分,根據(jù)學生選擇文理科的不同科目,放在語文和數(shù)學試卷的最后。
上述模型中,“3”是指統(tǒng)考科目中除語文、數(shù)學外的總分達到480分,將計入高考總分; “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7個科目,分為選修科目(2科目)和必修科目(5科目) )。 可選測試科目按照六個等級進行評分:A+、A、B+、B、C 和 D。
據(jù)了解,選修科目與高考同時進行。 每科滿分為120分,按照考生分數(shù)分布評定成績。 例如,A+指的是前5%(含)的考生; A指排名前5%-20%(含)的候選人。
各高校在招生時會對選修科目提出不同的成績要求。 只有符合成績要求的學生才能申請。 一些著名大學對江蘇考生的錄取要求多年來基本都是雙A以上,有時甚至要求一科必須達到A+。 另外,江蘇各高校招生時,選科成績要求的最低起績點基本都是雙B。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簡章截圖
“只對主科進行評分,如果總分太低,幾乎沒有出錯的余地。” 2010級江蘇考生吳表示,由于學術水平測試級別的限制,如果一些學生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上有天賦,他們就不會出錯。 但如果你的主科成績不夠好,你可能會失去進入好大學的機會。
明年國考總分將恢復到750分。
2006年,時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王斌泰解釋了制定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衷:“方案以語文、數(shù)學、外語統(tǒng)一考試成績作為劃定、備案、錄取的主要依據(jù),既保證了夯實基礎、突出重點,也有利于減輕學生高考負擔,特別是所有考生選考同一科目,保證分數(shù)平等,最大限度地公平和公正性。”
“以前錄取時只有一個分數(shù)門檻,按照各科總分計算,現(xiàn)在改為兩個門檻,一個是語文和數(shù)學的分數(shù)門檻,一個是成績門檻。” 近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媒體采訪時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學生語文、數(shù)學成績滿分,一門選修課拿到了A+2024年江蘇高考總分,但另一門選修課只拿到了C。科目偏科,那么他將無法進入大多數(shù)名校。
“明年,江蘇將實施新的高考方案,采用‘3+1+2’的考試選拔模式,總分恢復到750分。” 7月28日,江蘇省教育廳介紹,早在2018年,江蘇省就將實施秋季新高考方案,按照教育部的總體部署,相關工作已部署和落實。目前正在有序推進。 ”
2019年4月,江蘇省公布高考科目改革方案。 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站截圖。
據(jù)了解,江蘇省新高考方案于2019年4月由江蘇省教育廳正式公布,其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完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 深化高考統(tǒng)一考試科目改革; 建立健全綜合質量評價體系; 改革高考統(tǒng)一招生錄取模式; 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
其中,2021年起,江蘇省將正式實施“3+1+2”新高考計劃,總分恢復至750分。 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目采用國家統(tǒng)一命題試卷,選拔考試科目由江蘇省確定。 自己整理命題,同時合并第一、二門課程的錄取批次。
新方案的“3+1+2”考試選拔模式中,“3”是指語文、數(shù)學等三科,每科滿分150分; “1”指物理、歷史任意一科,每科滿分100分; “2”是指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任意選擇兩科,每科滿分100分。 其中,物理、歷史科目成績按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 其余科目根據(jù)成績成績計入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