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江西高考理科考生進入北方工業大學(中外合作)的最低錄取分數線要求為5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名額為30833;
2、2022年江西高考理科考生進入華北工業大學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56分,對應最低錄取名額為19323分;
3、2021年江西高考理科考生考入北方工業大學(中外合作)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45分,對應最低錄取名額為31626分;
4、2021年江西高考理科考生進入華北工業大學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73分,對應最低錄取名額為17869分;
5、2020年江西高考理科考生入讀北方工業大學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87分,對應最低錄取名額為15932分;
2、華北理工大學近三年在江西的排名有多靠前?
1、2022年華北理工大學江西最低錄取分數線及最低排名
招生省份、年份、學科類型、批次/段、最低錄取分數線、最低排名率、所屬
江西
2022年
科學
本一
第537章
30833
市政府
江西
2022年
科學
本一
第556章
19323
市政府
2、2021年華北理工大學江西最低錄取分數線及最低排名
招生省份、年份、學科類型、批次/段、最低錄取分數線、最低排名率、所屬
江西
2021年
科學
本一
第545章
31626
市政府
江西
2021年
科學
本一
第573章
17869
市政府
3、2020年華北理工大學江西最低錄取分數線及最低排名
招生省份、年份、學科類型、批次/段、最低錄取分數線、最低排名率、所屬
江西
2020年
科學
本一
第587章
15932
市政府
2024年江西高考能考多少分進入華北工業大學(附2022-2018年最低分數線及錄取排名)
華北理工大學青海省招生計劃學生人數及批次代碼(2024年原)
2024年山東高考能考多少分進入華北工業大學(附2022-2018年最低分數線及錄取排名)
華北理工大學新疆招生計劃招生人數及批次代碼(2024年原)
北方工業大學教務系統官網登錄:
華北工業大學聲譽如何,學校評價好不好?
北方工業大學哪些專業比較好? 附上2024年開設專業名單。
2023年北方工業大學值得申請公立還是私立院校?
2023年華北工業大學會入選985還是211大學嗎?
2023年,北方工業大學會是幾所大學之一? 是第一所大學還是第二所大學?
2023年北方工業大學專業排名最好的專業有哪些(ace+特殊專業)
2023年甘肅高考能考多少分(附2022-2018年最低分數線及錄取排名)
三、華北工業大學2023年最新學校簡介
歷史沿革 學校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新中國成立后,隸屬于冶金工業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 1985年更名,1998年移交北京市管理。 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工、文、經、管、法、藝七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工科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等院校。 在75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實業報國、實業興國”精神。工業強國”,致力于新中國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的轉變。 憑借其發展歷程,已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研發先進技術的中堅力量。 進入十九世紀,學校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主動適應國家和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開啟全面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新征程。 美麗校園學校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占地452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 學校環境優雅,人文氛圍濃厚。 1986年,建立了全國理工科院校中第一個美術館。 1992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文明校園。 學校被評為“北京高校十大美麗校園”之一,是全國綠化美化先進單位和北京市平安校園示范學校,五次榮獲“首都文明單位”稱號連續。 學校扎實推進智慧校園、綠色校園、健康校園建設。 2019年榮獲“全國節約型事業單位示范單位”。
師生情況 學校現有全日制學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1000人,研究生2600余人,學歷留學生40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近3000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066人,其中專任教師908人,雙聘院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6人2024年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2024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及位次排名),省部級高層次人才、教學名師162人。 現有博士生導師4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65.3%,高級職稱的占57.1%。 擁有市級學術創新團隊、優秀教學團隊6個、優秀本科教育團隊3個。 人才培養學校建立了從本科生到碩士、博士生、從全日制到成人高等教育和留學生教育的多層次、全覆蓋的教育體系。 設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10個2024年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2024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及位次排名),本科專業53個。 學校獲批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市高校一流專業(重點建設)、3個工程教育專業獲得認證,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 24門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和教材(含重點)。 建有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21個,獲得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9項。 近年來,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0項、二等獎22項。
學校是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北京市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建有6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建有“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共有93支團隊入駐,并榮獲“京西創新創業基地”稱號, “北京地區高校示范創業中心”、“北京大學生創業園大學分中心”。五年來,平均每年有2000多名本科生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項。 1/3畢業生進入升學,就業率連年穩定在96%左右,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1000名研究生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學科特色:工程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進入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B級。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2020年中國優秀學科前20%,并獲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 電力電子工程學科在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進入世界400強,位列北京市屬高校第一。 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通過教育部驗收,學校整體具備申請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的條件。 積極推進跨學科融合,初步形成涵蓋“智能信息”、“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的“智能+”學科特色; 以“智慧服務”打造“城市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城市綜合治理”“城市治理”應用特色。
科研學院緊緊圍繞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緊扣首都特大城市運行和治理,發揮科技研發和智庫作用在智能交通、節能環保、風險防控、災害防治等方面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 在預警、新材料、綠色電力等領域形成領先優勢,在經濟管理、法律服務、綠色宜居等方面發揮重要智庫作用。 擁有1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基地,參與建設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 成立了高精度創新研究院、儲能工程中心、新興風險研究院等13個校屬研發機構。 依托區位優勢,建設“北方工業大學科技園”。 學校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魯迅文學獎1項、省部級獎勵80余項。 國際交流學院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培養留學生的學校。 獲批北京“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獲批建設國際人文交流學院。與40個國家(地區)的117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生交流學習項目80余項。 具有學歷的國際學生人數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