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
1.上海對外貿易大學(金融機構永遠是最受歡迎的,雖然實力一般,但只要未來就業前景好,其他都是假的)
2、上海海事大學(有一定實力的大學,而且部分專業很受歡迎,所以成為考生追捧的大學之一)
3、上海理工大學(二本院校中最有實力的高校,很多地方都招收一本院校的學生,其制冷專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但不夠熱門,可以說上海理工大學是一所擁有一本院校實力的二本院校)
4.上海師范大學(實力僅次于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幾乎所有的高中教師都出自該校,在教師教育領域享有盛譽)
5.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唯一剩下的醫學院,該校在中醫藥領域實力如其名,但估計遲早會被合并)
第二檔:
1.上海電力大學(確實沒什么實力,但光是“電”字就能吸引大批考生)
2.上海水產大學(實力不錯,但專業太冷門,強勢專業招不到優秀考生)
3.立信會計學院(雖然剛從專科升格為本科二本文科大學,但在會計領域很有名氣)
三檔:
1.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老牌二本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
2.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實力一般,但考慮到升格為本科多年,所以排名在第三檔)
3.盛大大學(民辦高校,實力一般)
第四檔:
剛剛由專科升格為本科的學校有上海電力學院、上海金融學院、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政法大學等(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高校眾多,其中不乏相當一部分全國知名高校,外地學生報考難免會感到迷茫,前段時間發了一篇招生指南,由于時間倉促,有些疏漏,現在補上,補充一些我個人對這些高校未來10年走勢的判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性大學:
一檔:
1.復旦大學(文理科強,經濟學(理論)強,工學一般,醫學強)
走勢:復旦大學一直有一種“皇帝的女兒”的味道。在上海,復旦大學在就業率、社會聲譽等方面與清華、北大處于同一水平,甚至更好。復旦大學上升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按照目前的情況,前兩名是不可撼動的。
2、交通大學(工科、理科、應用經濟學較強,文科一般,醫學較強(與第二醫科大學合并))
趨勢:曾經的頂尖工科大學,被拆分成機械、造船兩大專業,但交大通過不斷的努力贏得了尊重。交大一直被復旦壓制,所以交大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交大也確實做到了。
有望超越復旦大學,躍居上海高校第一。
3、同濟大學(工科強(尤其建筑、土木、機械),理科較強,經濟學一般,文科一般(理工德語好)二本文科大學,醫學一般)
動向:同濟大學給人的印象總是建筑、土木工程,但在兩位分別獲得瑞士、德國名校博士學位的校長帶領下,同濟的學科得到了極大豐富,汽車學科成為旗艦學科,其他學科質量也很高。
前兩個很難撼動,誰說我們不叫復旦、不叫交大啊!
第二檔:
1.華東師范大學(文科強,理科強(數學好),經濟學一般)
走向:華東師大給人一種紳士風度的感覺,或許正是這種感覺吸引了大批優秀學子來此學習,但也正是這種氣質,華東師大顯得很保守,有些不思進取,仿佛還沉浸在離開同濟的喜悅之中,不會有太大波動,依然維持在第二集團。
2.華中科技大學(工科強(尤其化工、制藥、環境、生物工程),理科相對較強,經濟學一般)
動向:華東化工學院自從由華東理工大學改名之后,好像就消失了。華東理工大學給人的印象是低調,很低調,但去掉浮躁之后,你會發現,華東理工大學是上海發展最快的學校,不僅把原有的優勢學科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他學科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有望進入第一集團。
三檔:
1.上海大學(各學科實力很平均) 解釋:上海大學之所以排在三個檔次的第一名,是因為受到特別照顧,而且很有潛力,報讀這樣的學校可能性價比比較高。
動向:投出去的錢都去哪了?上海大學給人的感覺就是暴發戶,原本只是一群普通人,突然有一天變得很有錢,卻不知道怎么用錢。不過有錢總比沒錢好,當第三集團的老大應該沒問題。
2.東華大學(各學科實力一般,但服裝設計和面料研究實力較強)
潮流:東華的研究有些不為人知,不過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幾個穿得很樸素的模特,所以給人的印象不是很好。不過據說中國航天員的衣服就是東華做的,似乎也說明她在這方面的實力很強。第三組的第二名。
以上學校一般專業比較廣泛,可以根據各個專業的優勢進行申請。
專業院校:
1.財經大學(經濟學很強,建議想學經濟學但分數不夠考復旦、交大的可以考慮財經大學)
辦學方向:發展成為多科性大學,有望成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
2.第二醫科大學(醫學系很強,已經合并到交大了,但是招生應該是分開的,不同專業分數線差別很大,考進去難度不大,但是想讀7年的要慎重一些)
方向:今后我們將與交大同舟共濟。
3.華政大學(法學專業很強,但不推薦)
趨勢:如果沒有更多的支持,學校很難發展,很有可能被合并(華東師范大學的可能性更大)。
4.上海外國語大學(外語院校,很熱門,不建議報考外語專業,可以選擇經濟學或者對外漢語等專業)
趨勢: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漢語的地位也會不斷提升,語言學院是否應該存在,已經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或許應該轉型,或許應該合并(與財經大學合并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