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一區頂級期刊,影響因子=8.2)在線發表了題為《一種高效、環境友好的羌活多糖提取、表征及活性預測方法》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作物科學-藥用植物資源與利用專業碩士研究生王晨悅,通訊作者為農學院中藥系李倩副教授,中藥系邱黛玉、郭業紅、丁小琴、姜侃等老師參與了部分工作。
本研究建立了超聲酶輔助低共熔溶劑提取羌活多糖的新方法,提取時間縮短為傳統低溫低超聲功率提取法的1/18,提取率提高一倍甘肅農業大學研究生處,實現了高效、環保的提取。該研究利用FT-IR、SEM、SEC-MALLS-RI、HPAEC等方法對不同提取方法、不同產地的羌活多糖結構進行比較,并利用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預測其多糖具有治療糖尿病的潛力甘肅農業大學研究生處,為中藥羌活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新思路。
據悉,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360113)、隴原青年創新創業人才項目(GSRC-2023-1-4)、甘肅省高校教師創新基金項目(2023A-53)、甘肅農業大學人才引進項目(GSAU-RCZX201704)的資助。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