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會計電算化是把電子計算機和現代數據處理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的簡稱,是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和報賬,以及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決策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企業財會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從而實現會計工作的現代化。
廣義上來講就是指與會計工作電算化有關的所有工作,包括會計電算化軟件的開發與應用、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訓、會計電算化的宏觀規劃,會計電算化制度建設、會計電算化軟件市場的培育與發展等。
會計電算化是一個人機相結合的系統,其基本構成包括會計人員、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信息資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則是功能完善的會計軟件資源。
會計電算化已成為一門融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邊緣學科,在經濟管理的各個領域中處于應用電子計算機的領先地位,正在起著帶動經濟管理諸領域逐步走向現代化的作用。會計電算化極大地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會計電算化專業,促進了會計職能的轉變。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會計手工操作正逐步被會計電算化所取代,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要,必須培養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計算機基本應用、又懂會計業務處理的復合應用性會計人才?!稌嬰娝慊氛n程是高職會計專業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體系中的專業必修課程。
發展歷程
會計電算化的產生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的方法,對企事業單位的經濟資源與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核算和監督,并在此基礎上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預測、考核和評價的一種管理活動。會計的各項活動都體現為對數據和信息的某種作用,彼此構成一個有秩序的數據處理和信息生成的過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會計數據處理一直由“算盤為代表的手工工具來輔助,這種手工處理方式雖具有良好的適應性.但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較高,業務處理速度較慢會計電算化專業,工作效率較低。[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科技的不斷進步,會計的理論體系逐步完善,會計的方法也日益豐富。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生產經營的發展,社會各方對會計所提供的經濟信息,不僅在需求數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在時間上和質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會計數據處理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從客觀上產生了改革會計手工處理形式的需要。[2]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作為一種能夠部分替代人腦工作的現代數據處理設備迅速發展起來。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問世,實現了20世紀一項劃時代的變化。此后,計算機在航空航天、工業、生物、醫學、教育、經濟等領域迅速得到廣泛應用。計算機所具有的能自動、高速進行大量計算和數據處理的特性,使其成為需要進行大規模數據處理的經濟管理工作的必然選擇。1954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首次利用計算機計算職工薪金的舉動,開創了利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數據處理的新紀元,引起了會計數據處理技術的變革,電算化會計也應運而生了。[2]
會計電算化